Ariel and beyond 居然已經 1 歲了心得

by arielgogogo

嗨!大家好!
從 Ariel 下定決心要開始經營 “ 個人品牌 ”至今,居然已經過整整一年了
(第一篇發文是 2022.8.26)
過程歷經了好幾個關鍵事件,才讓 Ariel 走到目前的樣子
這次想和大家分享一路走來的經驗
雖然沒有發展成什麼大創作者 😂
還是希望能帶給也想開啟自己的自媒體 / 社群之路的大家,一點小收穫

開始經營社群/自媒體的初衷

Ariel 一直是很喜歡社群的,雖然社群的確有他的負面之處:
剝奪大家的注意力、造成焦慮、比較心態等等
但如果使用得宜,也是有許多很讚讚的地方,例如:

  1. 資訊變透明和容易取得-以前很難知道的業內資訊、經驗,現在都相對可以找到參考資訊了。
  2. 找到同好-現實生活中如果沒遇到共同目標或興趣的陪伴 + 成長夥伴,可以在社群上找到。
  3. 人生 Plan B-讓因為各種因素而有空間、時間限制的人,也有機會做自己的小生意(而且很多根本就不小,笑)。

在 Ariel and beyond 之前,Ariel 其實也經營過「寫給醫療人員的社群媒體」:
醫起懶 Lazy Medformers
3 年期間累積近 7000 粉絲,只是後續因為遲遲沒有發展出商業模式
加上夥伴們都各自歷經生活上的重大變革,就解散了🥲
(關於經營第一個社群教我的事,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整理給大家,笑)

現在看還是覺得當初設計師設計的吉祥物有夠可愛
沒有做成公仔或是娃娃來抱,真是太可惜了QQ
(點圖可以去設計師的 instagram ,他已是超忙工程師,但似乎還是可以談談看各種合作(?))

萬事起頭難

雖然已經有過經營自媒體的經驗,但要以「個人」的名義來創作,真的不知道從何開始
加上去年還在因為博班觸礁經驗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恢復期中
更是覺得自己沒有什麼「長處」值得分享給大家的…
大概有兩個關鍵事件,讓我終於開始

1. 報名了 Zoey 的 Brand Your Life 個人品牌課
2. 正妹好友的鼓勵

Brand Your Life 課程

Brand Your Life 課程最棒的地方,就是 Zoey 設計的作業
靈魂拷問自己最在意的,到底是什麼事?
Zoey 使用 的黃金圈概念,逼迫你找到為什麼要做「個人品牌 / 自媒體」的原因
不只是想要可以遠距生活,幫自己加薪等等
這些外在目標,其他方法也可以達成,究竟為什麼是個人品牌?
同時也會考慮市場狀況,並透過找出自己的長處,規劃出有潛力的市場區隔內容
Ariel 透過 Zoey 的課程規劃出了自己的熱情和專業所在:學習、研究
並做出了前幾則嘔心瀝血的貼文( 5 件讀博班前就希望知道的事、快速學習剪輯影片)
但接下來的內容,就有點卡住了…

Zoey 的黃金圈其實也有讓自己找到想要幫助和自己有類似經驗女性的 why
但當時真的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想望,就先讓他躺在作業紙上了…

正妹好友的鼓勵

雖然知道分享自己的專業會是滿有優勢的做法
在研究生涯大碰壁之後,對自己究竟有沒有研究專業也是萬分懷疑
只看得到自己滿滿的不足(冒牌者症候群最嚴重之時)
當時其實已經逼自己從碰壁之中努力完成下一個里程碑了
(完成發表經驗及計畫書口試,3 分鐘口述論文還有得獎)
但還是覺得自己只是免強 power through
那時的療癒方法之一,就是到處跟朋友訴說這段經歷,和一大堆「早知道 XXX 就好了」的感想
其中一位每次都給我滿滿鼓勵和愛的正妹友人,在聽完我的故事之後
眉頭皺著說:你有想過把這些故事分享出來嗎?
Ariel 立刻心花大開!!!
想把這些故事說出來,讓別人少走點冤枉路的心情是有的
但也會覺得這種失敗經驗,真的有人會想聽嗎…
加上要把自己的失敗攤在大家面前,其實也是相當難突破心魔的
正妹的鼓勵,真的是讓我感到就去做吧的安全感
才寫出了第一篇梳理自己博班過程的文章,和後續的幾篇心得

達成規律發文的關鍵 2 實作 + 1 貼文

但寫完之後,Ariel 當時想說的,好像一時就說完了(笑)
對接下來要說什麼,就有點躊躇不前
許多生活、育兒小心得想說,但覺得好像和專業主題不符
好不容易結束準備計畫書口試如準備聯考般的生活
想嘗試、學習其他的技能,但學習其實很花時間
原本想要邊走邊紀錄、分享心得的策略
馬上就變成發文頻率超級低,主題也滿分散的狀態
最後讓自己進入到至少可以每週發文的規律狀態的
是 2 個重要的觀念實踐,及因爲一篇貼文而察覺到的自我狀態:

1. 「不要想太多,發就對了」from Part-time Youtuber Academy (PTYA)
2. 仔細紀錄自己製作貼文所需時間,才能做,才能把做貼文時間塞進生活裡
3. 貼文察覺:自己居然快要一半的生活都在當媽媽:O

讓我不要想太多,發文就對了的 2 個概念 from PTYA

無法規律發文的狀態持續到今年 4 月
Ariel 最愛的 Youtuber 沒有之一, Ali Abdaal 居然宣布自己的超高價課
「Part-time YouTuber Academy (PTYA)」是最後一屆了
Ariel 完全被 Fear of Missing Out 到
當作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(哈),報名了這個其實滿 hard-core 的課程
雖然這 6 週的課程對 YouTuber 初學者來說真的是太困難 follow 得上了
但裡面的幾個概念,促成了 Ariel 開始能規律發文的關鍵

1. Growth-Fun Spectrum

也就是越往上圖直線的左邊,是重視「成長」、「漲粉」的經營方式
越往右邊,是比較注重個人抒發的快樂,比較「興趣」、「好玩」導向的經營方式
如果重視 Growth,那就要超級 define 出自己的 niche,在這個 niche 主題中解決觀眾的痛點
喜歡 Ali 把這兩個策略定義成 spectrum
提醒了 Ariel,其實當初喜歡社群,喜歡分享、製作內容的自己也是可以呈現出來的
主題有沒有符合 niche,有時也不要想太多,做了再說!
Ali 也常說:
「Your first 52 videos are for you. The afterwards are for them.」
也就是剛起步的內容,是讓自己不斷精進製作有用內容的能力比較多
到內容的品質進步到一個程度,會對觀眾越來越有用

2. Your targe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market

另外一個讓自己有點擔心的,是覺得自己的 niche 太窄了
研究領域本來就是一個不太有人在意的主題
育兒、女性、研究,到底有誰會看呢(笑)
同樣是在 Ali 在 PTYA 的課程裡解釋到:

Your targe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market
他以蘋果的 Macbook Pro 來舉例
蘋果其實對自己的 target audience 有滿清晰的想像:
Creative professionals、注重身材、有點嬉皮,不用穿西裝的創意上班人士⋯⋯等等
但實際上會購買的 Macbook Pro 的人(例如 Ariel 本人)
可能根本不是 creative professionals(真的不是XD)
可能只是認同這些形象想要被認為是這樣的人,或是想成為這些形象的人

Ariel 瞬間懂了!
對於自己的內容似乎有點窄也不再想太多了
再次引用 Ali 常掛在嘴邊的概念,其實可以把社群當作是一個紀錄」的過程

這些都是打敗 Ariel 心魔,讓自己可以持續產出的概念們

仔細紀錄自己製作貼文的時間

開始對主題比較「信手捻來」之後,就要實際安排時間去做貼文
先前的邊走邊紀錄佛系方法顯然不管用
Ariel 在把大概預想要發文的 idea 大概排在 calendar 上之後
也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製作貼文需要的時間
紀錄成大概這個樣子:

Think Big 貼文製作:8.5 小時
– 做內容: 2 + 2 + 3 = 7 小時
– 寫 Caption + 最後確認內容 + 實際預約發文:1.5 小時

在實際知道自己要花多少時間之後,也比較知道可以安插哪些時間來製作
也對自己每週至少可以完成一篇文章更有信心

不可捨棄的角色:二寶媽

3/8 世界婦女節的時候,發了一篇自己到底花多少時間在當媽媽的文章
才發現自己居然高達 41.7% 的時間當在「專心地當媽媽」,也就是在照顧小孩
比睡覺時間(30.7%)還長,更是遠超過工作和學習時間(21.7%)
這也解釋了先前想分享工作和學習內容時為什麼這麼沒靈感,產出這麼少
因為自己花最多時間的事情,就是「當媽媽」啊!
原本沒有想過要常態把這樣偏私人的主題放進自媒體中
但因為這次的分析,讓自己意識到「二寶媽」這個角色是自己不可分割,而且超重要的一部分
希望能做功課學習照顧好小朋友的知識,的確也是自己認為很重要的工作之一
透過自媒體的書寫也能幫助自己學習這個主題
於是,二寶媽相關的內容,也正式加入 Ariel 的主題之中~

穩定產出之後發生什麼事?

成效

從 5/22 開始,能持續每週至少一篇貼文到現在,已經過了 3 個月了
經營自媒體,無可避免地,還是要評估成效
從我零星的 instagram 首頁截圖
大概可以看到開始穩定發文之後
這 3 個月的粉絲成長數(+139),和前 9 個月不穩定發文的成長數(+90)是差不多且再多一些
如果問 Ariel 經營自媒體,最重要,也最困難的是什麼
大概都是「穩定產出」了吧:)

和讀者們實際交流是最驚豔的事

這 3 個月以來,默默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
也許有好大一部分是來自女力學院的同學和學姊們
從女力認識的讀者和創作者們,也讓 Ariel 感受品牌的重要性
因為女力的品牌宗旨,讓 Ariel 認識了許多熱愛學習、成長、或拓展視野的女子們
(所以這幾天發生的女力品牌翻車事件⋯ 真的也是讓 Ariel 滿失望的⋯⋯)
也還有同樣是在研究領域努力的朋友們
或是藥學領域的朋友們
有來自其他領域的朋友,但我還不清楚的,也歡迎來和我相認:D

經營自媒體真的讓自己接觸到在真實世界完全不會接觸到
不同領域的朋
可以聊完全超過自己想像的主題
也因為這樣的持續產出,吸引到了一些機會
雖然都還很初步,Ariel 也很期待這個自媒體的冒險旅程可以繼續下去:)

不再只侷限地自我認同是藥師/研究者

另外一個對 Ariel 自己很重要,但大家可能沒有發現的收穫
是這 3 個月以來,Ariel 其實完全沒有寫和藥學,或是研究專業有關的內容
真的都是近期學習、育兒的實踐心得
還是有讀者願意看
真的對 Ariel 來說是超級重要的事
很難想像醫療人員要跳脫緊扣在自己身上的設定,有多麽難😅

如果讀到這裡的你其實也想跨出自媒體/個人品牌的步伐
就去做吧!!!

能穩定產出了,下一步呢?

Ariel 自己定義目前的自媒體經營已經又進到下一步
會進到下一步,其實也和 2 個事件有關
一是上一篇分享過的,和脆鹽做職涯諮詢之後,對近半年的目標有更明確的聚焦
脆鹽在分享自己成為全職職涯諮詢師的過程中
也說明個人品牌及社群的經營是非常重要的
她當時是規定自己每月 12 篇文章,並要拆分在不同的平台上同時曝光
效率才會高
先前上瓦基的化輸入為輸出課程時,瓦基也提過一個內容發佈在不同平台、一魚多吃的高效策略
這次被脆鹽再次提點到,覺得自己也要開始嘗試這樣的策略
就這樣,同時在這裡寫 blog 的創作(紀錄?笑)方式開始了

同樣也是經過脆鹽的諮詢之後,更確認專注於職涯規劃和嘗試是目前的重點工作
Ariel 會開始分享嘗試的過程,和可能的方向
所以… 可能開始會有藥學 + 研究人員如何找工作這類,和自己專業比較有相關的主題
try and possibly fail in public
內心也是滿抖的(笑)

文字派、內心戲一堆又囉唆的 Ariel ,其實超喜歡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😂
對細節心境轉變,及腦袋發光瞬間有興趣的大家
歡迎多多來訂閱 Ariel 的網誌(笑)
也一定要來 instagram 找 Ariel 聊聊喔:)

經營自媒體的路徑和你想像的一樣嗎?
這些啟發點,也有你覺得很特別的嗎?
歡迎留言聊聊~(留言的聯絡資料不會公開)
也可以追蹤 Ariel 的 instagram ~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