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,大家!
上次 🔗 2024 Goal Setting 的貼文,提供大家一個結合思考未來 10 年目標,和近 1 年目標
並整合成 5 個「季目標」的方法
Ariel 自己已經把「季目標」放在顯眼的地方不斷提醒自己(Salience 顯著性的使用方式)
那接下來要怎麼把「季目標」,轉換成每週,每日目標呢?
Ariel 嘗試過後,覺得設定「理想的一週」其實是相對難的
先和大家介紹「理想的一天」如何設計~

今天只要做了什麼,就會覺得是充滿生產力的一天了?
在開始介紹其他更複雜的時間/目標規劃方法之前
Ariel 覺得最簡單,也馬上就可以給自己成就感的,就是每天問自己
「今天只要達成哪一件事,就會覺得今天是充滿生產力的一天?」
當然,在回答這一題之後,別忘了參考在上一篇貼文已經完成的「季目標」
最好是在這 5 個季目標裡的大 project 裡面
不要其實是做其他想做的事,而給了虛假的生產力感受
但這一個開放性問題的魔力,就是讓自己會很誠實地面對自己
什麼是最重要,真正可以推動目標的事
達成了,可以獲得真正的滿足
80/20 法則(Pareto principle)
Ariel 也很深刻地問過自己,到底為什麼最熱愛的 KOL 是 Ali Abdaal
而其中一個超級重要的原因,大概就是知道他也是 80/20 法則的擁護者吧!

他也認同其實 80% 的 outcome,可能都來自做那 20% 最重要的工作
學習也是,學習一個新技能,其實一定可以找到只要會那 20% 的關鍵
就可以做出 80% 不錯的成果
這樣的概念,讓我很安心地把自己的時間、精力、金錢交給他
因為我知道他幫我選過了😂
在設計自己每日一定要達成的工作時
也別忘了問自己,哪些事是真的可以把事情往前推進的「最重要工作」
把自己的時間、精力保留給他們
完成充滿生產力的一天!
The 3-3-3 Method
看到 The 3-3-3 Method 會超級興奮!
是因為這個方法看似提供了一個「完整的結構」

Ariel 自己因為還在為理想職涯做努力
是一個遠程目標
同時又要兼顧晚上希望能高品質地陪伴小孩
為了不要明明在陪小孩,心裡還盤算著有更多自己想做的事
覺得真的需要一個「每日結構」
如果一天能完成一件重要的 Deep Work
還解決 3 種小事和 3 種行政作業
應該就會感到今天是滿意的一天
晚上能專心陪小孩了吧!
另外一個 The 3-3-3 Method 的好處
是他不只著重在重要的 Focused work 上
也同樣重視需 較短時間的任務、習慣
這對多工者,同時有越多任務在身上越有生產力的人來說
也提供一個可以在不同工作中切換,達成的框架
對 Ariel 來說覺得需求真的被滿足了☺️
Ariel 實測的結果,人果然是貪心的(笑)
做了很多還想要更多
但透過這個結構,可以充分提醒自己今天已完成一定程度的 accomplishment
而且明天也還會有新的 7 件事可以達成的穩定力量
真的還是有讓 Ariel 晚上更用心陪伴小朋友
有耐心想更多有趣的活動,陪他們童言童語亂聊天
在執行 The 3-3-3 Method 時我犯的錯誤
從開始想要執行 The 3-3-3 Method,到真的能達成,其實花了兩週
Ariel 覺得自己犯了一些錯誤導致執行成效不佳
與大家分享,大家可以嘗試看看是否和 A 一樣…
1. 第一次做的事,請先安排到 3 Shorter Tasks
如果是自己還不熟悉的事,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進入心流狀態
建議先安排到 3 Shorter Tasks
確定自己做這件事的狀態之後,再考慮安排長時間給這個 Task
2. 把事情分成「收斂」或「發散」
可以視自己的經驗將事情拆解,分成「收斂」或「發散」
Ariel 嘗試之後,發現自己其實無法長時間做「發散」的工作
第一個禮拜的失敗,就是誤把「發散」的工作安排成「3-hour Deep Work」
想特別改善專業是幫大家做「學習諮詢」的鳥仔提供自己這個拆解工作的方式
覺得分非常受用!
大家有興趣讓自己「學得更好」,更了解「學習」這個 meta skill
超級推薦一定要追蹤鳥仔的「上學之 why」!
錯誤安排 The 3-3-3 Method 的實例
Ariel 一開始想嘗試 333 method 的時候
第一天就把「聚焦自己的社群內容,一次規劃好一個月主題」這個 task
放進 3-hour deep work 當中
這個工作不只是一個「沒做過的事」
還是一件「發散的事」(笑)
最後 Ariel 在那個規劃好的時間當中
打完社群內容想寫的 5 大主題
在開始想細部內容的時候,就開始想到什麼,就覺得要去初步查找資料一下
時常查到後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了…
導致當天覺得一事無成
其他想寫的內容也沒時間寫了
後來終於嘗試成功,真的是把這些「沒做過」和是「發散、想 ideas」的事
規劃成 3 shorter tasks,或 3 maintenance task
達成率就高許多!!!
記得保持彈性
其實一天 7 件事真的是滿多的
Ariel 身為多工人實踐起來也覺得有時會反而覺得心煩意亂
或是有時候當天狀況特別好,多偷殺掉幾個小事,隔天會特別舒爽,也沒問題!
你知道你的時間去哪裡了嗎?
從 2023 年年初開始,Ariel 一直在練習「Time Tracking」
方法是一直把 Google Calendar 開著,每次覺得坐在位置上
覺得:『咦?我現在要幹嘛的時候』
就把 Google Calendar 打開,紀錄一下剛剛那半小時 / 一小時大概在做什麼
方便之後回顧自己時間使用狀況
有記錄基礎可以回顧非常重要
當然也有許多軟體可以幫助自己 AI 自動紀錄,但大多數都需要訂閱費用
Ariel 自己認為除非真的是 charge hourly 的自由工作者,非常值得投資
目前還沒有這樣需求的話,手動記錄其實也不會非常困難達成
Ariel 自己嘗試過後,發現如果沒有素材可以回顧、復盤
不了解自己的時間究竟去哪裡了
其實很難一開始就馬上 plan an ideal week / day
Ariel 目前也還在嘗試 Plan an ideal week 當中
期待後續和大家分享心得
See you next post!
想問大家,上班族也有機會把自己的行程安排成 the 3-3-3 method 嗎?
新年想嘗試看看新方法的大家
請務必來和 Ariel 聊聊!😍
網誌留言不會公布 e-mail 聯絡方式,請安心留言
或可以在 🔗 Ariel 的 instagram 私訊找到我!